三十三觀音-眾寶觀音
[眾寶觀音]右手按地、左足伸展、立左膝、左手置于左膝上,在池邊輕鬆閒坐相。此尊菩薩就是讚美觀世音菩薩,具無限的神力,福富滿盈的現(xiàn)世利益功德。
「眾寶」一詞:表示眾多寶物。〝寶〞除了世間金銀、珠寶等身外物。寶─在佛教中用以形容「佛、菩薩」及「法」之崇高尊貴,如「佛寶、法寶、僧寶、寶相、寶地」等。
人世間奇異珍貴的寶貝,我們都知道是身外之物,可是越希奇少有的東西,大家就越喜歡,想得到,收藏?fù)碛小O顸S金、寶石產(chǎn)量少,取得困難,很多人就是喜歡,愛不釋手。因而很多人將金銀、珠寶等喜愛的東西,視為稀世物品。
眾寶─佛弟子會(huì)想到阿彌陀佛住的地方,欄楯、羅網(wǎng)、行樹,皆是金銀珠寶鑲邊圍繞,七寶池、八功德水,池底金沙,階道、樓閣全是金銀珠寶莊嚴(yán)合成,黃金鋪地,想有盡有。
相傳江北一帶百姓勤勞本分,可惜不懂營生,所以都非常貧窮。有一個(gè)姓萬的老漢,信奉佛法,家里供奉一尊觀音菩薩像,此觀音菩薩的身上掛滿了很多寶貝,尊為眾寶觀音,以期菩薩保佑家道興隆,一方昌盛。萬家人每天從早到晚都虔誠的跪拜三次,其真摯之心感動(dòng)菩薩。在菩薩的感應(yīng)下,勤勞善良的萬家人日子漸漸好了起來,家道也興隆了,四方鄰里紛紛效仿,形成一帶習(xí)俗,江北家家戶戶都供奉起一尊眾寶觀音像,以求菩薩保佑,合家興旺。
黃金在娑婆世界被視為寶物看待,在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就不稀奇了,遍處滿地都是珠寶黃金。但是,具備享有的人,必須要自在無求。
佛說阿彌陀經(jīng),偈句中─阿彌陀佛身金色...〝金〞乃珍貴、堅(jiān)固,代表佛光永不變質(zhì)之意。黃金或天然寶物,它的色澤、質(zhì)地恒常不變,如佛法等,也表佛光永不變質(zhì)之意。
黃金─代表四義:
一、色不變。二、體不染。三、轉(zhuǎn)作無礙。四、能使人富裕。并以此四義比喻諸佛法身之「常、淨(jìng)、我、樂」等四德。
眾生發(fā)愿念佛求生西方淨(jìng)土,決不是為了寶物、黃金,大都是戒貪、濟(jì)世利人,具備善行福德,才有資格到西方極樂世界,與許多善人,大菩薩俱會(huì)在一起,共論佛法、化導(dǎo)眾生。
「眾寶觀音」表三十三相「長者身」!笐(yīng)以長者身得度者 即現(xiàn)長者身而為說法」。
〝長者〞為在家居士,一般富豪、年高德劭、智慧高、福德滿稱為長者。
應(yīng)以長者身才能得度的人,觀世音菩薩就示現(xiàn)大富貴,大丈夫十德具足的長者身為其說法。
【十德】
一、姓貴:家族世系,揚(yáng)名四方。
二、位高:位居卿相,百官之長者。
三、大富:家中產(chǎn)業(yè),資金眾多。
四、威猛:威嚴(yán)厚重,人人敬畏。
五、智深:擁有大智慧,深謀遠(yuǎn)算。
六、年耆:年高獨(dú)劭,人所敬養(yǎng)。
七、行淨(jìng):品行清淨(jìng),可為表率。
八、禮備:威儀和穆,為世人瞻仰效法。
九、上嘆:才德兼?zhèn),上者皆讚嘆。
十、下歸:晚輩者,皆歸向于他。
長者心地慈悲,熱心公益,皆以平等心對待人,深得眾人尊敬。
了解石工坊雕刻工廠更多石雕佛像:
【石雕佛祖】 【石雕觀音】 【石雕菩薩】 【石雕彌勒】 【石雕羅漢】 【石雕護(hù)法神將】 【石雕道教神像】 【石雕小沙彌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