徽州三絕之「徽州石牌坊」
古徽州的牌坊很多,一座座牌坊,用徽州山里特有的花崗巖和青崗巖精雕細琢堆砌而成。(Getty Images)
徽州民居的白牆灰瓦,徽州祠堂的底蘊厚重,徽州牌坊的宏大精美,被稱為「徽州三絕」,已經(jīng)成了今天徽州人的三大寶貴遺產(chǎn)?戳嘶罩菖品坏娜硕颊f:「徽州三絕,牌坊為最!
古徽州的牌坊很多,一座座牌坊,用徽州山里特有的花崗巖和青崗巖,精雕細琢堆砌而成。有的孤孤零零,突兀地架在村口街旁路邊,有的相擁成群,在山野里聳立,一路比肩而去。樹牌坊,在古代是「旌表德行,承沐后恩,流芳百世」之舉,也是古人一生的追求。
徽州的牌坊就其建造意圖來說,大致可分為三類:標志坊、功德坊、科舉成就坊,多為標記功德、表彰貞潔、記錄科舉成就以光宗耀祖,曉諭后人而建立。據(jù)資料記載,從唐朝一直到清末,徽州這塊土地上一直都是在建牌坊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前前后后達到四百多座。
即使經(jīng)歷了太平天國、文化大革命的破壞,至今保存尚為完整的牌坊有一百零四座。堪稱「中國牌坊大觀園」。經(jīng)過歲月的侵蝕,牌坊大都已是斑駁陸離,而每一座牌坊下埋藏著的故事,歷經(jīng)了千百年的風風雨雨,卻依然給人以無盡的遐想和情思。
歙縣的許國牌坊和棠越牌坊群可謂是徽州牌坊的代表作。
「牌坊三絕」--許國牌坊
歙縣八腳牌坊模型︰許國石坊
許國牌坊擁有「牌坊三絕」之美譽,其建于明萬曆十二年。坊主許國為徽州府歙縣人士,嘉靖乙丑年進士。歷任嘉靖、隆慶和萬曆三朝。隆慶年間,他以一品服出使朝鮮,因其「饋遺一無所受,朝鮮勒碑以頌」。
后因其「廉慎自守」,官至武英殿大學士,成為聲名顯赫的內(nèi)閣重臣。明朝萬曆皇帝為嘉獎許國決策云南平叛功勳,而特別恩賜在其家鄉(xiāng)建造的。許國牌坊作為坊主生前就獲皇帝恩賜建立的牌坊,在中國牌坊史上是絕無僅有的。
許國牌坊南北長11.54米,東西寬6.77米,高11.4米,仿木構(gòu)造建筑,呈八腳結(jié)構(gòu),規(guī)模宏大,由前后兩座三間四柱三樓式普通牌坊,和左右兩座單間雙柱三樓式普通牌坊組合而成,如此形制的組合牌坊在中國絕無僅有。
許國牌坊的特色是它有八支腳,比一般牌坊多了四支腳。整個牌坊全部採用質(zhì)地堅硬的青崗巨石仿木構(gòu)造而成,有的一塊巨石就重達四、五噸。而支撐整個牌坊的是八根粗達半米的石柱。所以,許國牌坊也被稱為「八腳牌坊」。
許國牌坊錦紋浮雕,錯落有致,石禽石獸,栩栩如生。所有的石柱、梁坊、斗拱、雀替、匾額都飾以精美的雕刻,雕飾藝術(shù)巧奪天工。十二隻石獅倚柱而立,前后各四,左右各二,雄踞于石基之上,形態(tài)各異,或正伏,或倒置,或盤球,或戲耍。
牌坊的「坊眼」匾額,所題文字出自著名書法大家董其昌之手書,此為第三絕。
棠越牌坊群
棠越牌坊群,距離歙縣縣城六公里。棠越牌坊不是孤單的一座或相鄰的兩三座,而是有意識的被策劃在宗祠大門及一側(cè)的,縱向一連十座牌坊,其中現(xiàn)存七座。
棠越牌坊群是棠越村鮑氏家族經(jīng)明清兩代而建成,該村的鮑氏是一個以「孝悌」為核心、倡導儒家倫理道德的大家族。
鮑象賢尚書坊
自宋代以來,這個家族中曾出現(xiàn)了許多忠臣孝子和節(jié)婦,同時,鮑氏家族又是地域文化之望族,并以富商大賈眾多而聞名。
棠越鮑氏牌坊群的七座牌坊委迤成群,古樸典雅,依所建時代來分,為明代三座:鮑燦孝子坊,慈孝里坊,鮑象賢尚書坊;清代四座:鮑文齡妻節(jié)孝坊,鮑漱芳樂善好施坊,鮑文淵妻節(jié)孝坊,鮑逢昌孝子坊。
鮑文淵妻節(jié)孝坊
無論從前還是從后看,都以「忠、孝、節(jié)、義」為順序,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。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,曾大大褒獎牌坊的主人鮑氏家族,稱其為「慈孝天下無雙里,袞繡江南第一鄉(xiāng)」。
乾隆皇帝曾大大褒獎牌坊主人鮑氏家族,稱其為「慈孝天下無雙里,袞繡江南第一鄉(xiāng)」。棠越牌坊群就是明清時期建筑藝術(shù)的代表作。一連七座,建筑風格混然一體,雖然時間跨度長達幾百年,但形同一氣呵成。
徽州的牌坊無疑是一部不朽的史書,不僅給后人留下精神財富,也留下了文化藝術(shù)和建筑技術(shù)等許多方面的財富,是徽州文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石工坊雕刻工廠其它石牌坊:【單門石牌坊】 【立柱式牌坊】 【頂蓋式牌樓】 【大型石牌坊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