█名人雕像相關欄目>> ●返回首頁 ●返回名人雕像 ●雕刻加工現(xiàn)場 ●石雕設計圖庫 ●國學文化
█名人雕像相關知識閱讀:范仲淹生平介紹
范仲淹(989-1052),字希文,為唐代宰相范履冰的后代。范家在早先之時,住于邠州,其后舉家遷徒至江南地帶,定居于蘇州吳縣(今蘇州吳縣)。而范仲淹生于北宋太宗端拱二年,卒于北宋仁宗皇右四年,享年六十四歲。
范仲淹在二歲之時,父親便過世,其后母親謝氏則改嫁于長山朱文翰,于是范仲淹便改名為朱說,而其童蒙教育則學于興國觀司馬道士。北宋真宗景德元年(1004),范仲淹年十六歲,定居于淄州長山。而家喻戶曉「斷齎劃粥」的成語典故,便是范仲淹此時于長山苦讀唸書的經驗。真宗大中祥符三年(1010),范仲淹年二十二歲,范仲淹入睢陽學舍就讀。大中祥符八年(1015),范仲淹年二十七歲,是年科考進士及第,于是開啟了范仲淹的官宦生活。一直到北宋真宗天喜元年(1017),范仲淹年二十九歲,此時范仲淹擢任文林郎、權集慶軍節(jié)度推官,上表奏請「歸宗復姓」,并且得到了真宗的許可,于是范仲淹便從朱說又改回原名。
范仲淹的生平事跡,見于《宋史》本傳中,其學術帆通六經,長于《易》,學者多從質問,為執(zhí)經講解而無所倦;論天下事而奮不顧身,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節(jié),皆受范仲淹的影響。清康熙五十四年(1715),范仲淹從祀孔廟。其生平主要著作有《丹陽集》二十卷,《奏議》十七卷。